第406章 新军汇合-《明末最强钉子户》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
    第(1/3)页
    天启六年四月十日。
    “马老哥,前方就是女儿河了,今晚我等便可在这女儿河边驻扎营地了。”
    今日一大早,温越与马世龙率先出发,数千大军直接闯过宁远城,大图堡。
    临近傍晚的时候,来到了女儿河边。
    算算路程,今天大军一共行走了约一百二十里。
    对于这个行军速度,温越还是非常满意的。
    马世龙点头道:“那就在这里扎营吧,让将士们好好休息休息。”
    天气虽然回温了不少,但天气还是有些寒冷的。
    冷冽的寒风吹在将士们的脸上,将每个军士的脸都是冻着有些发红。
    许多人呼出的白气,转眼间就呼在胡须上,满满一片水雾。
    因为赶路的原因,行军过程中,众军士都是没有披着盔甲,各自把背在北上,有马匹的,则放在马背上。
    这一点是违背行军军律的。
    但温越早就在周边撒下了数量不少的夜不收,而且通过之前的情报,温越等人知道,建虏早就不在这一带活动了。
    今日的行军速度让温越和马世龙非常的满意。
    特别是青牙军的行军状态,保持极高的行军速度下,还能保持严密的阵型,似乎还有余力。
    而马世龙的军士,许多人都骑着马,但一日一百二十里的路程下来,无论是人还是马匹都是感觉疲惫。
    温越知道这其中的原因,除了青牙军平日训练有素外。
    更是因为经历了慎水河边的那场大战,幸存下来的军士们各个脱胎换骨,不论是心理上还是生理上,都已经进行了蜕变。
    加上之前一连休整十多天,眼下有如此激昂的状态,并不奇怪。
    不过温越行军过程中,还是保持着非常的谨慎。
    大军外出作战,常常会因为疾病、水土不服、天气原因而出现减员的情况。
    尤其是现在是天气从严寒正在往温暖转变,更是不能着急换上换季衣服。
    这些幸存下来军士,以后每个人都是可以作为军官,是非常宝贵的,长途行军,折损一个都会让温越心疼。
    所以温越和马世龙商议了一下,除了今日大军有一百二十里的路程,接下来的路程,保持每日百里的速度便可。
    扎营的命令传下来后,大军立即忙活起来。
    从随军的独轮车上取出帐篷在空地上放开,独轮车上除了帐篷外,还有粮草轻便物资,此时也全部都取了下来。
    先前的哨探们已经将营地周边探查完毕,因为已经确定没有危险,便立下一个简便的枪营。
    枪营,顾明其意,就是在营帐的周边插上长枪,然后以绳索连在一起,再往关键处撒上一些铁蒺藜就是。
    其余壕沟什么的都没有挖掘,也没有用土料和木料建造寨墙。
    当然,这简易的营地最多是用来防御野兽,和小股敌人。
    若有大量敌人突然冲营的话,绝对是抵挡不住的。
    不过为了考虑到今日行军,大军已经非常的累了,为了加快众人扎营速度,争抢行军时间,温越觉得这个险还是可以冒的。
    当然,军士们的健康问题是首先要考虑的,扎营的时候,温越还专门让人在营中建造了排水沟和厕所。
    扎营的时候,温越和马世龙并没有马上去休息,而在到处巡视。
    青牙军的行动快速,扎营的时间并没有花多长时间。
    很快,一个完善的营地就出现了。
    青牙军士们,纷纷住进营帐当中,围着舒服的灶火,大声地谈笑喧哗起来。
    热水和热食,又纷纷填进他们的肚子中,很快便驱赶了他们身上的寒冷,暖和起来。
    而马世龙这边,明显地,扎营的速度就慢了许多。
    马世龙的部下,还是传统的明军,多为家丁和亲卫,这些人的战斗力是非常不错的。
    尤其是经过了慎水河旁的战斗后。
    个个都可以算是以一当十的猛士,个人武力到达了巅峰状态。
    然而,那种散漫,单对单不怎么合作的情况还是出现在他们身上。
    并且,经历过五万援兵拥兵补上的事情后。
    他们可谓是对大明的忠心更少了许多,如果不是这次作战,是去抢夺物资财帛,另有马世龙许下许多好处,他们这才愿意跟来。
    这是马世龙最头疼的事情,也是这一点上最比不过温越的。
    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