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94章 操典与考核-《明末最强钉子户》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
    第(2/3)页
    训练操典这东西,在大明各军队都很常见,是个将官为了更好训练出属于自己军士,所弄出来类似训练规定和一些注意事项。
    比如戚家军就有这样一本《纪要操典》。
    温越等人从戚家军的操典内吸取了一些精华,然后结合青牙堡的状况,弄出了一本不算太薄的军事条例文册。
    弄出来这本《训练操典》之后。
    温越就让堡内的书吏进行抄写,发到每一个伍长、甲长、把总手中。
    因为士兵还在认字学习当中,这本操典先让每个将官熟记背诵,然后再教给士兵学习。
    同样的,如士兵一样,也要抽查背诵,如果背诵不出来,即便是将官,也是要挨军棍的。
    这让钟大成、马名等人,叫苦不迭,心中顿时紧张起来了。
    他们平日里抽打军士们军棍也就算了,若是要他们在军士面前被挨上军棍,那丢脸可就太大了。
    不过这一点,温越没有给他们一点侥幸的机会。
    必须每名将官都要会认字,并且要被操典给背透来。
    如今大明并不是缺乏技术,未来温越也会想办法将一些先进的武器给弄出来。
    倘若是手下军官层次,普通不认识字,都是文盲。
    且不说这会影响到部队的整体风气,就是整体战力也不会太高,制造出来再先进的武器,缺乏人会使用,那也是毫无用处。
    温越是懂得后世红军为什么能够形成强大战斗力的原因。
    除了和人民群众团结一致外,更主要的是,整支队伍中军官阶层大都是有文化的,能够集中思想。
    因此即便遇到了再困难无比的境地,也能重新组建强大的战斗力。
    温越认字这时非常看重。
    在每天下午,他专门还抽出时间来,让众人认字识字,并且还亲自给军官们讲解条例。
    此外,温越还组织了几次联合训练。
    长枪兵和火铳兵总归是要在一起临阵对敌的,所以不能老是单独你训练你的,我训练我的。
    整体的队形,是三千人为团体。
    阵型分布,长枪兵居中,火铳兵放在两旁,或者后方,排列成数列数行。
    长枪兵后方的火铳兵并没有太多。
    这是考虑到前方就是长枪兵,容易出现误伤。
    再则长枪兵的后方,还可以放置火炮这种单位。
    第(2/3)页